中國民眾對“stakeholder”這個詞的熟悉,要感謝佐立克。2005年9月,美國副國務卿佐利克發表演說,希望“中國成為國際體系中一個負責任的、利益相關的參與者(stakeholder)”。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當時的中國人對這個說法還相當困惑。于是,在12月間的中美第二次戰略對話中,佐立克再次闡述了“利益相關者”的觀點。
其實,“stakeholder”并不是一個生僻詞。它的本義是"持有賭金的人",后來借用于經濟領域,與另外一個形近詞企業宣傳畫冊設計“stockholder”(股票持有人,即股東)相對應。
長期以來,人們普遍認為,企業經營的唯一宗旨是“利潤最大化”或“股東收益最大化”。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企業溢出越來越多的"負外部性",比如環境污染、勞動條件惡化、消費者權益受到侵害,等等。為此,西方國家開始對公司法進行修改,加強對公司行為的限制,要求企業經營者對“利益相關者”、而不僅僅是對股東一方利益負責。
早在1984年,管理倫理學家R. Edward Freeman已經在《戰略管理:一種利益相關者的分析方法》(Strategic Management: A Stakeholder Approach)一書里,把利益相關者的概念引進管理學中來。在他看來,利益相關者就是影響企業的經營活動、或受企業經營活動影響的個人或團體。其中包括股東、管理層、雇員、消費者、債權人、客戶、供應商、經銷商、當地政府和社區等等。
“stakeholder”其實是和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的概念共生共長的。后者也經歷了由只注重追求企業利潤、維護股東利益,到同時注重維護利益相關者的歷史演變過程。1970年9月,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米爾頓o弗里德曼發表題為《企業的社會責任是增加利潤》的文章,聲稱”企業的一項、也是唯一的社會責任,是在競爭規則范圍內增加利潤”。到了1980年代,企業社會責任運動在西方國家風生水起,并從環境問題擴展到勞工權益保護的領域。人們認識到,企業不只是對股東負責的獨立實體,它還要對建立和維護它們的更大的社會負責。
然而,令企業擔心的是,關注“利益相關者的利益”、在社會責任方面投資,是否會淪為“昂貴的形象工程”?斯蒂芬·羅賓斯的回答是:否。在對企業社會責任和經濟績效之間的關系進行深入研究的基礎上,他指出:“公司社會參與和經濟績效之間存在一種正相關關系。正相關關系的邏輯基礎是社會參與為公司提供了大量利益,足以補償其付出的成本。這些利益可能包括一個積極的消費者形象,一支目的更明確和更講究奉獻的員工隊伍,以及政府當局更少的干預。”
把聚焦點從“stockholder”轉到“stakeholder”身上吧。正如杜拉克告訴我們的,任何一個組織都不只是為了自身,而是為了社會而存在,公司也不例外。 <!--
----------------------------------------------------------------------------------
本文由高風管理顧問公司提供。高風公司由在中國具有多年專業戰略管理咨詢經驗的資深顧問謝祖墀博士領導。公司目標在于協助客戶發現并解決客戶最重要的問題,包括發展戰略、組織、流程及企業轉型等。高風公司是全球最富盛名的管理咨詢公司之一的美國博思管理顧問公司(Booz Allen
在品牌經營過程中,成功品牌之所以區別于普通品牌,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成功品牌擁有家喻戶曉的知名度,消費者能在第一時間回憶起品牌名稱。更重要的是,能夠突出品牌個性與價值,與消費者身份、品味相符。
(2022-04-15)包裝設計、飲料包裝
(2022-02-15)石特廣告作為專業的浙江畫冊設計公司,近日成功與浙江景華建設有限公司達成合作,并完美交付了其企業宣傳畫冊項目。此次合作充分展示了石特在企業宣傳畫冊領域的全流程服務能力,涵蓋畫冊策劃、創意設計、宣傳冊印刷等核心環節。我們深入挖掘景華建設品牌核心,提供專業的畫冊設計服務,運用高端印刷工藝確保成品高品質。
(2025-08-01)